登录 | 注册 | 帮助

lxbfYeaa  DExWtSbs  1  保安  金永才 
云南药王:白手起家挣100亿,51岁花20亿“休妻”,凭啥?
2021/6/19 21:11:42  祝拾七



彩云之南,白手起家的巨富不少,阮鸿献就是其一。
他出生在云南穷苦家庭,14岁初中毕业,家里就让他辍学回家务农。谁知几个月后,他靠倒卖药材,短短一个月居然成了万元户。
21岁和意气相投的妻子结婚,婚后双剑合璧:一个主外,负责收购药材;一个主内,负责管理财务。
很快,他们靠药材积累了惊人的财富。2014年,以45亿身家,跻身云南富豪榜亚军。
然而事业蒸蒸日上时,他却在2017年,51岁时花20亿“休妻”。从穷苦的辍学少年到云南巨富,从比翼齐飞到劳燕飞分,到底发生了啥?


01
1966年,云南省弥勒县西二乡西洱村,一户阮阮人家迎来了“老四”,取名阮鸿献。在此之前,家中已有2个女儿和1个儿子。
阮鸿献的父亲在供销社当收购员,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妇。从小学开始,他在供销社兼职打包中药材,一个月可以挣一块钱。这段宝贵的经历,既为家里减轻了负担,还令他学会了辨别各种药材。
8岁那一年,发生了一件令他非常难过的事情。有一天,发小突然中暑,老人用土方法帮他刮痧,谁知非但没缓解,反而更严重。
发小的父母见状,赶紧背着孩子,去18公里外的公社卫生院求救,可山路太难走,最终还没走到医院,发小就咽了气。


阮鸿献受到难以言喻的冲击,他忍不住问父亲,他为什么会死呢?父亲沉默了一会,只是难过的说,如果有8分钱的十滴水和清凉油,或许他就不会死。
他又追问,8分钱谁家都有,为什么我们村子没这个药呢?父亲说,落后啊,只有大城市才有药店。
所以8岁的阮鸿献,一直暗暗藏着这个心愿,就是村子里能开一家药店,能卖大城市才有的十滴水和清凉油。
时光飞梭,他一边学习药材,一边读书。14岁时,初中毕业了。不久,母亲私下跟他说,家里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都在念书,经济不太宽裕……不过要是你想继续上,家里的地妈妈来种。
少年聪慧,当然明白父母的难处,纠结两天后,他决定辍学回家务农。干了一段时间后,他发现农活非常辛苦,但收入却极其有限。


有一回同村大伯要去昆明卖甘蔗,顺便带上了他,第一次坐上了火车,第一次在昆明小板桥卖甘蔗。回到家后他算了算,这一趟就挣了十几块钱,快赶上父亲1个月工资。
此后,他就迷上了去昆明卖甘蔗,每周去一趟,生意越来越好,下午三四点就能卖完。他就去宝善街闲逛,结果让他发现了人生第一个重大商机。
宝善街有一家药材收购站,金银花的价格是每公斤6元,而父亲供销社的价格只有1.5元,差价足足有4.5元。


02
一回到家,他就找父亲商量,想借供销社的金银花去昆明卖。当时虽然经济在转型,但投机倒把还是很敏感的事情,父亲当即反对。
但阮鸿献再三恳求,就当我跟您借的行吗?如果卖不掉我再带回来,卖掉的话我就去山上摘了还给你。看到儿子殷切的目光,父亲最终同意了。
1980年,14岁的阮鸿献独自扛着着40公斤金银花,连夜搭乘火车赶往昆明。临行前母亲怕他夜晚睡着、跌下火车,再三叮嘱。
而阮鸿献上车后根本不敢睡,就站在车厢衔接处,紧紧地抓着金银花的袋子,站了足足7个小时,才到达昆明小喜村车站。为了节省路费,他又步行了10公里,走到收购站。
卖完金银花,拿到了240块钱巨款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过桥米线,当时建新园要8毛一碗,平常想都不敢想。拿到这笔巨款,他终于奢侈了一把,还买了两个8分钱的冰淇淋,尝了尝。


随后马不停蹄地回到老家,赶紧摘金银花还给供销社。谁知辛苦摘了一天,不过才两公斤。
晚上,他躺在床上左思右想,照这个速度,要摘到猴年马月,更何况花期不等人啊?突然他灵光一现,自己摘得太慢,不如请人帮忙摘。
第2天,他在村里,敲着家里的铜盆告诉老乡,昆明有人收金银花,2块钱一斤,如果他们愿意摘,他可以去昆明卖。当天全村男男女女100多人,一下子就摘了200多公斤,解了他的燃眉之急。
后来,他提起此事都感激地说:老乡主要不是为了挣钱,是想支持我这个十四五岁就养家的孩子。
善意相赠,互惠互利,很快方圆10公里内的金银花,在短短一个月内都被采光,阮鸿献也挣到了第一个10000元。
人生际遇,如此奇妙。几个月前,他还是因贫失学的少年,几个月后却成了做生意的万元户。或许,命运总是青睐,第一个敢于“吃螃蟹”的人。
第二年,15岁的阮鸿献,就正式踏上了药材收购之路。


此后五年,他骑着摩托车整整跑了45万公里。乡里收完,去弥勒县收;县里收完,去红河州收;州里收完,又去相邻的玉溪、普洱,甚至跑到西双版纳、文山,总之哪个乡镇有药材,他就骑上摩托去收。
其中辛苦,可见一斑。有一次在大理,走夜路太困了,打了个盹。结果迎面来了一辆大卡车,万幸,及时跳车,才救了一命,但他的双腿上还是留下了严重的伤疤。
这段苦中作乐的收药经历,为他日后成为“云南药王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
03
1986年,是阮鸿献重要的一年。当年,20岁的他,成立了鸿翔药材经营部,药材多达500多种,固定资产超过200万元。
同年,他遇见了中药材收购员刘琼,这个浑身散发着中药味的女人,在不久之后,成了他的人生伴侣和事业搭档。
第二年,因中药结缘的他们,就步入了婚姻殿堂。好的伴侣,能让你的事业如虎添翼,直上青云,而刘琼正是这样的佳偶。


他们在事业上互相扶持,阮鸿献在外负责收药,刘琼在内主管财务。很快,事业版图扩大,他们在昆明开起了药材收购站。
然而,事业上的第一波考验,悄然降临。1991年,菊花村药材市场成立,规模更大,品种更全,他们的优势一下没有了,整整半年没有利润进项。
穷则变,变则通。阮鸿献多年跟药材打交道,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,既然上游走不通,那就走下游市场,把药卖给药厂、药店等,很快他又有了新的客源。


可没过多久,又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二波考验。1993年,新规定药店不能从个体户进货。没办法,他最终咬牙花了20万,挂牌承包了鸿翔发展公司。
有了公司,药材生意发展得更快了,销售额也屡屡攀高。但第三波考验又来了,1996年,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。有一两千万的货款收不回来,无奈之下,他只能接受“以货代款”的方案。
为此,他因此成立了华龙商社,获得了经营中西成药的许可证。这样一来,收回来的药,就可以自己零售,能够挽回一部分损失。
无心插柳柳成荫,这个无奈之下的举动,却在不久的将来,让他的财富如滚雪球一般迅速累积。


04
1997年,鸿翔中西大药房正式开业,本以为会亏损半年,谁知第一个月就盈利7000元,第二个月利润增加到了2万元。
阮鸿献尝到了开药店的甜头,此后三年,迅速业务转型,先后开了18家药店。与此同时,妻子刘琼也在1998年,找到了自己事业的方向,开了一家中医馆,名字叫圣爱。


在不断开店扩张中,阮鸿献也发现了自己的短板。虽然拥有的药店不少,但没有统一的品牌,这对公司发展很不利。于是在2000年,一心堂连锁药店诞生了。
找准了商业模式,又有品牌加持,一心堂一路高歌猛进,到了2007年,连锁店近600家,还上榜了“中国10强药店”。
在2014年,一心堂上市,他们以45亿元身家,跻身云南富豪榜亚军。一时间,“药王”和“药后”的美誉,纷沓而至。此后两年,他们又顺利蝉联亚军宝座。


可等到2017年,事业双丰收、并肩奋斗30载的他们,却爆出离婚传闻。
富豪离婚往往伴随着天价分手费,而刘琼持有公司18.73%的股份,按当时的市值110亿计算,阮鸿献需要支付20亿分手费,才能“休妻”。
万幸,虽夫妻缘尽,终和平分手。


从穷苦人家的辍学少年,到外出收药的拼命三郎,再到白手起家的云南巨富,实属传奇。对于“云南药王”阮鸿献,你怎么看?
——END——
作者:祝拾七

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三百六十行劳务网  三百六十行工匠网  三百六十行经理人网
Copyright 2017 杭州钨锋数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电话:0571-86995329 邮箱:service400@360laowu.com 微信号:cn360hr
浙ICP备17042565号-5 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1650号